远见者,顶峰相见

创新科技让血管治疗更简单

中天天巡™导航微导管使用说明

作者:中天医疗发布日期:2022-10-28分类:AIS Onestop产品解读浏览:382

为什么要做导航微导管?

在血管介入手术中,因患者血管形态不同,常会遇见一些较难通过的血管通路。例如,颈内动脉在眼动脉分叉段呈大角度逆行,且眼动脉分支正发生于该弯折处。远端通路导管、中间导管等通路类器械在微导丝/微导管的引导下通过此类血管时,因其口径远远大于导引轨道(常规微导管),造成导管与导引轨道(常规微导管)“偏心”,某一侧可能产生较大的空隙(如下图1)。

在截面上表现出一个较大的“台阶”,导管端口偏离轨道的一侧容易与血管产生刮擦,特别是在血管分叉部位,因被卡住/勾住无法顺利向前推行,业界常称此现象为“台阶效应”、“窗台效应”或“边缘效应”(如图2)。

什么是导航微导管?

选用整体质量稳定、力学表现优异的微导管作为基管,在其头端装载一长度为4cm的软质囊体,制成一新式微导管,官方学名为“递送辅助微导管”,达到“导航”作用。

在配合导管时,其原理是通过减少导管与微导管之间的空隙,从间隙01(如图4)降低到间隙02(如图5),可以避免导管端口刮擦及卡停于血管分叉部位的风险。

在使用时,囊体伸出远端通路导管的头端,形成一钝圆形软质充实头部,在通过类似眼动脉开口处或其他较难通过的分叉血管时,圆润柔软的头部在微导丝及其自身重力的牵引下跨过分叉处,进入靶血管,引领通路导管跟踪进入靶血管,可消除“台阶效应”,从而减少术中尝试次数、减少医源性痉挛、夹层的发生,缩短手术时间、提升手术效率及成功率(如图6)。

总结一下导航微导管的优势

  • 减少导航微导管外径与治疗导管内径之间的间隙;
  • 产品近端外径相同时,支撑强度更高;
  • 协助导管易于输送到达目标部位,尤其使辅助通过血管分叉部位,可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。

那么导航微导管有哪些型号?

导航微导管设计两种规格,分别为内径0.017”微导管头端装载4cm长、0.050”外径囊体;0.021”微导管头端装载4cm长、0.065”外径囊体。两种规格可以适配于中天天巡5F、6F两种远端通路导管、抽吸导管以及市面上绝大多数内径≥0.055”、0.070”的导管。具体型号图如下表1:

与竞品相比,中天天巡导航微导管有什么优势?

实验数据对比

头端硬度
即反映导管头端的柔软程度——头端力传递越强,则硬度越大,对血管友好性越低。

顺滑性
即反映导管在通路导管与血管内的推送力,推送力越大,则顺滑性越差,对血管友好性越低。